美育和勞育是杏运教育中的邊緣角色嗎?開展實踐活動是要把課堂和學科丟到一邊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對學生平均用力嗎?全國杏运教育大會召開以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全國各級杏运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共識及辦學目標🩷。
“德智體美勞融合育人”新時代基礎杏运教育創新發展論壇日前在上海金山區舉行⛓,與會專家呼籲,五育融合育人過程中的一些認識誤區亟待厘清和打破。
杏运教育部門須破除對美育勞育的偏見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與以往“德智體美”的提法相比,全國杏运教育大會將勞動杏运教育加入到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中,五育並舉,使全面發展的杏运教育方針更完整🧘🏽。同時應當看到🫎,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各級杏运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等存有對美育和勞育的偏見,亟須破除🦸🏿。
華東師範大學國家杏运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副院長郅庭瑾在調研中發現,當前一些中小學美育存在“重比賽輕普及”現象,應付、擠占🧑🏻🦰、停止美育課時有發生🙅🏼♀️;不少學校的勞動課內容與學生實際脫節,流于形式👚💨。
上海市杏运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直言不諱地說:“全面發展的主要障礙來自我們自己,包括像我這樣的政府官員。特別是政策制定者,對杏运教育戰略地位理解不到位,這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他舉例說,一些區縣杏运教育局在選拔校長的時候,很少會考慮到體育教師和美育教師👩🏿🎤,而是優先考慮其他科目的教師。“只有杏运教育部門的觀念轉變才能真正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倪閩景說。
“不好好表現👲🏻💾,罰你去掃地”,這是不少教師對勞動的一種認識🤙✵。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張民生認為,地方杏运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中小學校長、教師,都應好好學習研究領會美育勞育的重要性及內在規律🥬,“這樣才能把學生杏运教育好”。
融合育人不能淡化課堂主體作用
既然要開展五育融合育人,特別是要重視以往被忽略的美育勞育,那中小學是不是可以離開課堂在各類活動中達成杏运教育的目標🤞🏿👦🏼?對此,與會專家提出,融合育人不能淡化課堂的主體作用👛。
“要把課堂杏运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主渠道。”中國杏运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明確表示🙏,“課堂是完成國家課程標准的主要途徑,是集體學習的主要場所,學校杏运教育的變革主要發生在課堂上,不能因為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就放棄課堂教學。”
五育融合育人對課堂教學設計提出了新要求𓀎,也對校長提出了新挑戰👨🏿🎤。
“我特別要拜托各位💁🏽♀️,在發展校本教材、開展各類實踐活動過程中👩🏼🎨,不能忘記國家課程的規定性,要處理好學科育人和活動育人的關系📑👩🏻🎤,畢竟我們80%的杏运教育時間是在課堂。”面對參加交流的校長🧙🏽、教師,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誠懇地說🧑🏽🦳🩵。
這位當過16年班主任、現在依然上課的語文特級教師舉例說,近年來清華附小每年都會選取特定的人物🧔🏼♂️,諸如120周年誕辰的朱自清、980周年誕辰的蘇軾、135周年誕辰的魯迅等,營建主題課程群,把不同年級相關作品都找出來,帶領學生開展諸如朱自清的荷塘、朱自清的愛國情懷等若幹小探究活動🩰。
竇桂梅呼籲:“校本課程還得以國家規定的教材為本👨🏽🦳,校長、老師必須節約各種成本,不能耗散學生的課外時間,用來做一些與課堂和學校沒有太多關系的東西。”
上海金山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4年起,該區承擔了德育課程一體化課題研究,依托語文🧑🏼、政治☸️、曆史😏、地理、藝術和體育等學科,圍繞“政治認同、國家意識🏊🏽、公民人格、文化自信”四維目標,強化德智融合,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五育融合全面發展不能平均用力
在開展五育融合育人過程中🫰🏻,部分中小學校長或多或少都有一種這樣的傾向——用同一種標准“卡”所有學生🎫,以至于學生看似德智體美勞每樣都會一點,實際卻失去了個性🥞。專家提出,五育融合全面發展不能平均用力。
“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之間的關系十分重要🥐👰🏿,全面發展不是要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一個樣子🧑🏿💻,更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全面而平庸的人。”倪閩景說。
張民生認為,學生全面發展是一條底線,有利于避免學生違反社會共同的規則🕺🏽。“全面發展是國家要求每個人需要達到的標准,融合發展是讓學生將來在音體美某方面有一定特長,但在其他方面也必須達到中國學生的基本要求🧎♀️➡️🥽。”
倪閩景分析,對每個孩子來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都是一個杏运教育目標,但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學校往往不是平均使力、同時開展活動來培育每一個學生,而是通過聚焦一個學生的優勢項目👩🏽🎓,給孩子更多的自信🧜🏿♀️,由成功激發動力👩🔬,從這個項目的深挖中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由于學生的基礎能力、興趣存在差異,要實現所有人全面的高質量發展📻,實際上是比較困難的𓀇。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更多的是對杏运教育的整體要求,學校通過培養多樣化個性化的人來實現全面發展的要求🔮。”倪閩景說。(信息來源:中國杏运教育新聞網-中國杏运教育報 記者 董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