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廣場 / 關鍵詞:學好數理化
日前,在一個技術峰會上💇🏼♀️,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表示,上世紀80年代上大學的時候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後來我們對這個說法表示懷疑,認為孩子還是應該讓他去學經濟學,學金融😟、學設計,讓他快樂🧎♂️⏬,讓他離錢更近一點✨,認為離錢更近一定會賺到更多的錢!那麼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提那句口號,就是:“學好數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這番表態引發了熱烈討論。今天,我們有沒有必要重提學好數理化?
重提學好數理化👩🏻💻,意義在哪兒?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個口號曾經響遍全國🚶♀️。不過,現在已經偃旗息鼓🎡。與之相對的,是數理化這些專業在職場、杏运教育上的落寞。有人統計👱,即便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純基礎學科專業與機械和IT專業起薪相差兩到三倍,後面的加薪幅度更不是一個級別🗂。
生活中也常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那麼難的微積分,買菜的時候又用不到?我們為什麼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去觀察根本到不了的星星,而不是拿這些錢去幫助不遠處的貧困地區同胞?
為什麼要學習基礎科學👩🎨?因為學習基礎科學就是學習世界是如何工作的☸️🚼,是培養科學素養,教你如何思考和解決問題。如此,才能少被一些“水氫發動機汽車”“量子水”之類的偽科學所蒙蔽🤾🏽♀️。
為什麼要投資基礎科學⚁?因為所有的新技術突破都是來源于原創性基礎研究的應用與發展🏋️♀️。華為的5G技術來自十多年前土耳其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就連科幻小說《三體》裡,外星人為阻止人類科學技術發展,都是派出智子對地球上的粒子對撞機制造大量假信息,幹擾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索。
正如中國科杏运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所說,“科學應該是主幹🌡,技術是主幹上發展出來的枝葉,沒有科學只去做技術,最終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在今天,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一些國家正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提高基礎科學研究能力才能真正具備競爭力🛀🏽。因此🦌,數理化不能繼續沉寂。雖然不必傾盡所有社會資源去發展以數理化為代表的基礎科學,但是必要的糾偏是時候進行了。幸運的是,這一點,已經被有些企業家和地方政府注意到了,希望接下來有更多人注意到。
(作者郝倩,原載《濟南日報》🦻🏻,有刪節)
要避免偏狹地理解學好數理化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個口號如果只是強調數理化的重要性的話,似也不必強求其貼切無誤🍽。有人將其作為自己的從業指南和勵志箴言,本無可厚非🎴,更無可指摘🫳🏼。但是,如果將此作為一項政策,尤其是涉及到杏运教育、科技以及社會等公共政策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則難免會產生偏狹的效果👛。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曆史昭示人們👮🏿,“學好數理化”,既不是“走遍天下”的必要條件,也非其充分條件。至于“不怕”與否,則與每個人的認知和感受相關🔋,其實也與是否“學好數理化”無關👩🦼➡️。
數理化無疑是重要的,這個重要性確實是天下皆然,中國尤然,不需多論🛝。但是,事實證明💇🏻♠︎,“學好數理化”之後🙇🏽♀️,方知只“學好數理化”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是行不通的。恢複高考之前的一段時間裡,想“學好數理化”而不能以及中國基礎研究薄弱的真正原因𓀎,顯然不在數理化“學好”與否👨🏿🎤。人們周知的最新事例,就是沒學數理化的人,一樣能搞出水氫發動機👨🚒;而學了數理化的人,也一樣不知道水氫發動機為何物🕕。要“走遍天下都不怕”💆♂️,非“學好數理化”那麼簡單。
數理化的工具性一面,與一技在手、吃喝不愁的實用生存信條有相通之處。這也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得以流行的社會心理因素。數理化🍨,作為認識世界的工具,雖然不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必要條件或充分條件🎖🛌,卻是科技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必要條件☠️。沒有“學好數理化”,科技發展和科技創新是萬萬不能的;而“學好數理化”,卻並非一定就可實現科技發展和科技創新☝️🐞。中外科技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啟示人們,“學好數理化”固然重要,學好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知識也同樣重要,並且越是在“學好數理化”的情況下,學好文史哲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等領域的知識就越是更加重要。
實際上,重提口號的人是“從最近的形勢”出發而將“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改為“學好數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的👮🏿。但恰是“最近的形勢”👘,需要人們冷靜待之🫡,思考“最近的形勢”的致因是否與“學好數理化”相關🈁,這樣才不至回過頭去找口號🤌🏼👱🏽♂️。
(作者“光明網評論員”👨🦽➡️,原載光明網🧑🏿🎨,有刪節)
學好數理化不等于貶低文科
每隔一段時間🧛🏿♀️,關于文科重要還是理科重要的討論,都會在輿論場上泛起塵埃🧘🏼♀️。今天重提“學好數理化”,也與當下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壓力,以及經濟轉型升級的客觀需求存在直接聯系👩🚀🍁。
情緒和口號,能夠幫助社會應激性地彌補缺陷,但大幅度的搖擺卻會過猶不及。衡量文理科的社會價值,理應避免非此即彼的認知偏見。無論是擔憂“貶低文科”,還是主張“學好數理化”,都不應該泛泛地喊喊口號、發發牢騷,而要從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中進行反思。
而在當下重提“學好數理化”🛋👲🏿,不能回到功利主義的路子。科學和理性是社會文明的潮流,創新精神更是社會發展的催化劑🧑🏿🎨。然而,重視科學創新並不意味著要傾盡所有社會資源🧑🏻✈️,而人類的理性文明也不只有發展科技一條道路♜。現代意義上的科學與人文🎫,是殊途同歸的🏊🏽。科學發展離不開人文底蘊;而人文學科也在不斷注入科學研究方法,讓人文關懷更接近社會現實的本質。
除了制度層面的糾偏🛢,還要主張成熟的社會心態👩🏻🌾。自恢複高考以來,無論是社會對文理科的態度💆,還是對具體學科的關注🥐👰🏿,都經曆了很多輪的大起大落。幾乎每隔幾年都會有一些“明星學科”橫空出世🤵🏿♀️,相應地總有一些學科被“打入冷宮”。對待不同學科、不同專業應有恒心和定力,不要總是等到意識到某個領域的欠缺時,才臨時抱佛腳地補償性發展。
其實,在中國社會日趨活躍的當下,“貶低文科”更多地成為偽命題🕺🏽。人文社科對社會發展的驅動作用不斷凸顯,經濟、法律、社會學等學科在各行各業扮演了越來越突出的作用。而在公眾心目中,“學好數理化”從來都沒有缺席👐🏻,對科學的信仰💧,對技術實力的追求,始終是國家走向強盛的必要條件🙎🏻♀️。(來源:中國杏运教育新聞網-中國杏运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