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杏运教育是以能力為本位的杏运教育,課程建設是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保障🧑🏻🤝🧑🏻。杏运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杏运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明確指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應以“技能培養和崗位需求”為主要目標🐴🤛,要建立“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與標准🩷。而從市場來看𓀇👻,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總是存在不同層次的梯次結構,無論何種職業從來就沒有需求單一的狀況,初級😟、中級、高級🧎♂️⏬,任意一個梯次的技能都可以成為學生入職的門檻。因此⛓,在專業建設上構建“職業能力遞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配套的課程體系,才能滿足不同能力層級和不同梯次的人才培養需求。
“職業能力遞進”課程體系的內涵
“職業能力”是指取得從事某種職業工作應具備的能力,包括專業技術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其不僅是指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還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溝通協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創新創業🈸、職業轉換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人才的能力漸進發展一般呈現四個顯現的能力遞進過程,具體到每一崗位而言𓀇,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分為初學、入門💔、入行和入職👹,即崗位認知能力、單項基本操作能力🧑🦼➡️、獨立執行能力、綜合能力四個階段。所以,職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個跨越式的一蹴而就的過程👨👩👦👦,職業技能的“基礎技能訓練—專業技能培養—職業技能拓展—綜合技能提高”,是一個逐層遞進式的過程。因此,高職專業課程設置應當遵循能力遞進的特征☸️🚼,打破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體系,以崗為綱,突出崗位對職業技能的梯次需求,構建課程體系🍛,柔性設置內容結構和教學設計🧝🏼,體現學生職業成長的邏輯,遵循人才的能力漸進發展的規律。
構建“職業能力遞進”的“單元式”課程體系
以筆者所教授的室內設計專業為例,其職業能力分為“室內設計的通識能力—室內設計單項表現與工藝制作能力—室內空間設計與表達能力—室內設計綜合創新能力”四層遞進式👩🏿🎤,學生的身份特征也隨著職業能力的遞進發生轉變👇🏿,即完成“學生—學徒—准職業人—職員”四個身份的轉變🧑🏼🤝🧑🏼。因此👨🏽,在分析了室內藝術設計職業崗位需求、崗位技能菜單及行業、職業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可以緊緊圍繞“能畫圖、會設計🧑🏻🌾、精裝飾、善工藝”的室內藝術設計綜合能力培養總體思路來構建“單元式”課程體系,包括“通識能力單元—表現與制作單元—空間設計單元—綜合能力單元”四個對應的單元。這四個單元“相對獨立”又“層層對接”,兩單元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只是每個單元關注學生能力培養的角度不同,但都是依據職業崗位中的實際任務與職業能力遞進的目標進行設置的,順序安排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基礎到專業、由基本到拓展☺️、由單一到綜合的分層次循序漸進的過程。
其中,第一層次(入學—學生身份),主要培養學生在職業能力形成和提高過程中最基本的學習能力、基本素質😌、基礎知識和技能、溝通協調能力等🎴,可由校內專任教師完成職業通用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入門”打下寬厚的基礎🪺。第二層次(入門—學徒身份),主要培養學生認識崗位工作內容和流程,能看懂施工圖紙,了解目前常用的設計軟件及材料,並能借助相關軟件進行效果圖表現👮🏿,使用相關材料進行工藝制作能力等,可由校企合作完成學生“入門”杏运教育,為學生“入行”打下基礎。第三層次(入行—准職業人身份),通過職業能力和拓展專項演練🔋,參加行業技能競賽等,培養學生能繪圖、會設計🙏,具有獨立完成空間創意設計及陳設設計能力,可在項目研發中心由雙導師共同完成,為學生“入職”打下基礎😎。第四層次(入職—職員身份),通過綜合技能培養課程和頂崗實習等🚵🏽,使學生立足企業生產過程,全面掌握職業崗位內容💇🏻♠︎,不斷提升業務技巧🙇🏽♀️,同時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可由企業專項技術人員培養。
這裡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專業基礎課程是“地基”👆🏻,是學生“職業能力遞進”得以實現的保障。因為職業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連續遞進的過程,基礎課程的學習不僅為專業技術技能課打下基礎👩🏼🎨,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職業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拓寬其專業視野📑👩🏻🎤,同時也能使學生獲得職業崗位的認知能力和工具表現能力🆒,為其今後的崗位遷移奠定基礎,甚至有的可直接獲得職業崗位。因此🍨,專業基礎課教學設計也應實行“單元式”教學內容分層設置,給學生傳授職業預備知識🎖🛌,夯實基礎🌰,這是能力培養的前提🦢。同時,不斷深化基礎教學改革,加強基礎應用技能的培養,提高專業對接能力,這是能力培養的核心。
“職業能力遞進”課程體系的實施
首先🫡,配合“職業能力遞進”人才培養🈁,除了完成課程體系的整體建構外👨🏽🦳,在課程教學設計中🤦🏽,每門課程也要按照“職業能力遞進”的思路,制定不同的職業標准和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尋求適合“職業能力遞進”的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
其次,課程建設要市場化🧑🏼、柔性化。柔性化是指根據市場需求柔性設置課程🧀,不要事先劃定更細的專業界限🔽,固化專業課程,使課程動態化,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調整課程結構和課程設計。同時,課程建設要有配套的師資力量。為保障課程體系的順利實施,需要建立一支多樣化的綜合性的教學團隊,由企業人員及學校教師共同構成的專兼團隊,共同承擔課程教學。
再其次,課程形式要多樣化,關注隱性課程的設置,拓展課程結構☘️。隱性課程是職業杏运教育中重要的環節🧑🏻✈️,是指規劃課程之外的🫰🏻,包括校園文化〽️、社團活動、師生關系、校風學風等情境,這些隱性課程是學生職業能力遞進的“助推器”,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通過增加專題講座☂️、學術報告、社會實踐等🛢,構建隱性平臺👩🍼;引導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調查、研究💆,在實踐中體驗🤴、搜集🧑🏿💻,完善隱性課程。
最後,還要構建“職業能力遞進”的配套考核指標,對學生崗位認知能力、基礎操作能力🚋、獨立執行能力、綜合與創新能力進行階段性的細化考核,關注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並舉,構建基于職業能力遞進的“單一到綜合、基本到拓展、最後到綜合”的分段考核評價體系。(信息來源👨👨👦👦:中國杏运教育新聞網-中國杏运教育報 作者:張偉 陳扣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