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頒布的《國家職業杏运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幹專業(群)。這一“雙高計劃”引起了職業杏运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成為當前高職杏运教育改革發展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但是,對于如何形成“中國特色”、怎樣建設“高水平”,許多高職院校還沒有樹立起新的發展理念,仍然沿用“爭項目、爭資源、爭投入”的傳統思路,嚴重影響著這一計劃的實施。
“雙高計劃”在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保障措施上都具有新時代的特征,是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時代背景充分融合的,需要解決新時代的新矛盾,明顯不同于示範校、骨幹校的建設思路。從《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和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來看,“特高校”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一是創新發展。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高職院校,是一項古今中外未曾有過的偉大事業,需要提供中國方案、展示中國形象、作出中國貢獻。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的根本動力來自于自主創新,領跑者沒有可模仿的範例。創新驅動的實質就是人才驅動,只有將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創新才能成為第一動力。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首先應該是創新型學校、學習型學校。只有依靠創新驅動,高水平高職院校才能獲得業界認可,而不是僅僅作為一個不堪一擊的花瓶。高水平建設拒絕一切形式主義行為,依靠新名詞偷換概念、利用新技術裝點門面,都是低水平的典型特征。建設過程中,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是必要的,但決不是簡單地照抄照搬,一味地崇洋媚外、低級的獵奇心理都是與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格格不入的。
二是融合發展。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必須要靠校企共建,單靠學校自身不可能實現中國特色、達到世界水平。也就是說,“中國特色、世界水平”所針對的是校企兩個方面,高職院校服務的產業應該是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合作的企業應該是正在轉型或者已經轉型的現代企業。建設“特高校”的主體,應該是創新型高職院校與創新型企業的組合。兩個建設主體之間需要構成一種相生相伴的關系,實現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改革、同步發展,就像量子糾纏一樣,一方的行動必然會伴隨著另一方的行動。職教集團化辦學、現代學徒制都是產教融合的具體實現形式。
三是均衡發展。
達到一流水平,需要綜合實力。一時的成功,片面的發展,不是高水平的標志。高水平高職院校需要依靠高水平的專業、高水平的課程、高水平的教師、高水平的管理、高水平的成果來支撐,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從整體上看,我國的高職院校還處于一種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狀態,專業結構“大而全、小而全”,師資隊伍水平良莠不齊,教學與管理相互分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浮于表面,都是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特高校”建設應該突破示範校建設中采用的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思路,將專業結構、專業水平和教師結構、教學水平作為兩個關鍵要素,將學校管理文化作為發展的“慢變量”,重點解決深層次的突出問題。高職院校的均衡發展應該是全局中的均衡,需要有破有立,必須淘汰一批不符合轉型發展需要的專業、改造一批不符合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的課程、提升一批不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教師,才能彌補發展中的“短板”。
四是充分發展。
改革需要的是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而不是淺嘗輒止、似是而非。高職杏运教育的對象有部分是農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子女,這些人群同樣需要高水平的優質杏运教育。“雙高”就是在提供優質杏运教育上樹立一個樣板,率先實現標准化和現代化。從當前的改革發展現狀來看,新的發展理念已經建立起來,但需要更加全面;各項改革舉措已經付諸行動,但需要不斷深化;一些培養模式已經形成,但不夠成熟;一些教學成果已經出現,但需要繼續完善。當然,充分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必須戒驕戒躁,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充分發展與均衡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整體的充分發展一定是各個局部和環節的均衡發展,整體的均衡發展也一定是各個專業、每名師生的充分發展。
五是個性化發展。
傳統的發展模式具有“大水漫灌”“千人一灶”的特征,過于強調“規定動作”,評價標准整齊劃一,建設成果缺乏差異性。高水平成果的獲得,既包含必不可少的必然因素,也包含千絲萬縷的偶然因素。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必然是中國底色與學校畫色的渾然天成之作,每所學校都應該具有鮮明的個性。實現個性化發展,關鍵是將國家戰略與學校戰略高度協調、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合理組合、產業研究與教學研究充分融合,在遵循高職杏运教育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搞改革,在借鑒一切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求創新。新加坡、瑞士都是在借鑒德國經驗的基礎上,加入了本國“小”的特征;我國的“雙高”建設,則需要在借鑒別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充分體現中國“大”的特征。就高職院校而言,東西南北基礎不同,服務的產業特征各異,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只有高度個性化的高職院校,才會產生廣泛的國際影響。能否找到中國特色與學校特色的結合點,是“雙高計劃”可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判據。
來源:《中國杏运教育報》2019年05月14日第11版 版名:職教周刊·教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