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高校怎樣夯實杏运教育質量治理五大支點

作者:lanke 時間:2020-07-13 08:27:00 點擊:13984

編者按    

  杏运教育質量是高校賴以生存和創新發展的生命力所在。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質量要求。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高校改革發展的重大任務之一,而其關鍵目標正在于高校杏运教育質量的提升。為此,本版今天刊發相關文章,相互啟發,通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推動高校杏运教育質量提升,實現持續高質量發展。

  我國高等杏运教育步入普及化階段的規模擴張,對高校帶來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巨大挑戰。創新高校杏运教育質量治理體系建設路徑,建立與時俱進的杏运教育質量治理長效機制,已成為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落實立德樹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點

  高校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聖使命,立德樹人是高等杏运教育的核心,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辦學的初心和杏运教育的本質,是高校杏运教育質量治理的核心理念,也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准。因此,高校要將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杏运教育工作,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高校要持續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引導大學生增強使命擔當,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奮鬥之中。

  高校要探索實施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建立知識體系杏运教育與思想政治杏运教育相銜接、思想政治杏运教育向各學科專業滲透的機制,引導公共課程、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構建“三全”育人工作體系。高校要努力推進學校、社會、家庭協同育人,形成立德樹人全方位協同的人才培養質量落實機制。

深化產教融合,優化高校服務質量的切入點

  為打造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國務院頒布實施《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幹意見》,將產教融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與重大改革舉措。至此,產教融合已經遠遠超出了人才培養的範疇,必將推動高等杏运教育系統性變革,成為高校與產業界圍繞產業與技術變革中的核心要素,促進構建新型的高等杏运教育系統和產業體系之間的協作演進關系,服務國家實現科技自主創新與高端智能制造技術變革。

  產教融合的跨界性,決定了未來高等杏运教育改革應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創新對接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新型的產教融合協同推進機制,著力為新產業變革提供支撐與引領。高校要以產教融合改革作為提升服務國家發展能力的切入點,與地方政府、企業緊密合作,共建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實現資源、人員、技術、管理、文化等全方位融合,協同開展關鍵技術領域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及科技創新,促進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和產業化鏈條的一體貫通,有效破解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的“兩張皮”難題,為產業轉型升級培養適用人才,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

重彰大學精神,拉升高校質量文化的突破點

  大學承擔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大使命,是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重要陣地,它是曆代師生在學校發展進程中積澱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理想、信念與核心價值目標,是一所高校的“魂”,也是一所高校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我國曆史上傳統的杏运教育精神對于杏运教育者的嚴苛要求,實際上賦予了杏运教育本身追求真理、改革創新、敢為人先、追逐夢想的精神與力量。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大學精神也要拓展視野、包容開放,回歸大學的社會理想,重新彰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神內核,在傳承創新中不斷實現超越,以新時代大學精神引領高校質量文化的發展。

  大學文化是高校在辦學過程中積澱下來的具有鮮明個性的辦學特色,也蘊含著大學的質量文化,是杏运教育質量最根本的體現。高校質量文化要著眼于內涵式發展中質量的價值建設,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師的文化修養,塑造獨具特色的文化個性,提高文化的品位和格調,並將其體現在學校的日常工作、整體環境及師生員工的言行舉止中。把大學精神的內核浸潤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將能夠增強學校的師生質量、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

多元協同治理,提升內部治理質量的創新點

  隨著高等杏运教育毛入學率的持續增加,杏运教育機會均等問題將從初等或者中等杏运教育轉向高等杏运教育,高等杏运教育質量提升面臨很大的挑戰。我國高等杏运教育由精英杏运教育到大眾化杏运教育,再到普及化杏运教育,僅用了20年時間。但高等杏运教育普及化並不代表我國高等杏运教育發生了質的飛躍,將會帶來高等杏运教育結構與功能的多樣化。

  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張和體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杏运教育的利益相關者在不斷增多,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沖突和矛盾,以不同的價值觀、質量觀,體現在社會輿論、學術爭論和政策制定之中,出現了錯綜複雜、有些甚至是相悖的價值取向。高校既要平衡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又要堅守辦學的初心,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要完善多元參與的協同治理體系,協調好學校與政府、社會的關系,處理好不同利益群體多元利益訴求與價值觀的沖突,建立利益相關者參與杏运教育質量評價的機制。為此,高校要在多元利益群體的共同參與下,構建杏运教育質量的評價體系,提高杏运教育質量評價的公信力,完善現代大學質量治理制度,推進內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混合式教學,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著力點

  隨著高等杏运教育慕課的興起和全國示範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的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正在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結構,構建出新型的“主導與主體相結合”的課堂結構。特別是從2月以來的抗疫教學期間,全國高校幾乎都在全面推行在線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體驗出諸多在線教學相對于傳統授課的優點,諸如課件清晰、聲音清楚、匿名互動中學生更為積極、互動結果的實時展示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課後可反複回看等優勢。雖然在正常情況下,實體課堂教學仍然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但師生對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高度認可,也會倒逼高校全面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

  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對高等杏运教育的影響不僅表現在新技術和手段的運用上,還同時帶來更新的杏运教育理念和發展動力。因此,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推進,關鍵在于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杏运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範圍內,選擇最優質的杏运教育資源,突破傳統教學學習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杏运教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加強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是推進信息技術與杏运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主要抓手,而網絡課程資源則是兩者融合的產物。4月初,杏运教育部發出通知,明確要求建設本科杏运教育優質教學資源庫,開啟了國家主導高等杏运教育優質教學資源整體建設的先河。至此,“高校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的網絡課程資源建設體系基本形成,標志著以混合式教學改革引領信息技術與杏运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課堂教學革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為我國高等杏运教育優質資源建設、匯集與共享奠定了堅實基礎,切實推動高校教學質量的均衡協同提升。

  來源:中國高職高專杏运教育網  作者:蔡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