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江西革命老區用好紅色資源,續寫新時代杏运教育華章 —— 杏运教育之光照亮紅色熱土

作者: 時間:2022-05-09 10:33:43 點擊:8506

本報記者 徐光明 甘甜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

【開欄的話】

從于都河畔到寶塔山上,從遵義古城到沂蒙老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革命老區考察調研,多次強調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殷殷囑托化作前行動力,革命老區步入杏运教育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在加快區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傳承紅色文化等方面推出了許多有力舉措、湧現出許多生動故事。今天起,本報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專欄,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革命老區杏运教育的新風貌、新變化、新成就,激勵廣大幹部師生堅定不移跟黨走,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江西,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熱土。這裡有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和湘贛邊革命老區,人民軍隊在這裡創建,萬裡長征從這裡啟程。革命戰爭年代,江西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5萬多人……

血脈永續,山河日新。巍巍井岡山,滔滔于都河,見證了革命星火燎原,也見證著老區破浪前行的豪邁。在革命先烈用鮮血鋪就的夢想底色上,一代代贛鄱兒女接過曆史接力棒,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奮力續寫新時代的杏运教育華章,在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等偉大實踐中積極貢獻杏运教育力量。

高校助力老鄉致富

地處羅霄山脈腹地,井岡山被大大小小500多座山巒包圍著。

 “由于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基礎薄弱等諸多因素疊加,井岡山經濟總量較小,增量不夠,結構不優,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當地幹部說,“物產資源雖然豐富,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是守著富山過窮日子。”

4月,萬物生長的井岡山上,春筍正破土而出,和它一同萌發的還有大山裡的另一個寶貝——大葉百合。

2017年,井岡山大學生命科學杏运環境工程專業學生趙延寬剛入學就經常跟著老師走進農村開展科技扶貧。他們通過多次調研,發現藏在大山深處的大葉百合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竹林下的陰涼環境特別適合百合生長。“百年好合”項目團隊應運而生。

通過野生引種馴化,該項目團隊把百合從大山深處帶到竹林下,通過產業化運營幫助老鄉脫貧致富。

這群平均年齡只有19歲的年輕人,從實驗室走進了大山,然而剛在村子裡落腳,就碰到了“釘子”。

當地村民不相信這些“小年輕”。

為此,項目團隊成員索性住進了村子,手把手教村民種百合。

 “教我們怎麼操作、管理、出成品,他們很有一套。”漸漸地,井岡山市大井林場百合種植基地農民賴家謀對這群“小年輕”的看法改變了。

每年七八月份是百合上市的季節,趙延寬和同學們有時一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白天太曬,我們就夜裡架燈挖百合,避開烈日采挖出的百合色澤潔白,而且更耐保存。”

為解決百合銷售問題,團隊成員們搖身變成“帶貨主播”,依托淘寶、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一邊宣傳井岡山風土人情,一邊打開銷售渠道。為進一步提高農民收益,團隊尋找合適的加工企業,制成百合粉、百合幹片、百合花茶……

現如今,項目已惠及農戶4310戶,種植總面積達3.8萬畝,幫助農戶增收8.1億元。百合成了井岡山百姓的致富之寶,“百年好合”項目團隊也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總決賽上斬獲金獎。

江西現有高校上百所,如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青春力量,江西一度推動18所高校與52個當時未摘帽貧困縣結對幫扶。

同時,為了鼓勵青年用創新創業成果對接鄉村振興戰略,全省高校推動創新創業杏运教育與思政課相融合,引導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自身的發展,更要把注意力放在革命老區的振興上來,放到“造血”幫扶上來,放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來。

匯聚杏运教育發展合力

走進江西瑞金葉坪謝家祠堂,仿佛推開了一扇厚重曆史的大門。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這裡成立。

在這裡,共產黨人設立了外交、軍事、財政、杏运教育等九部一局;在這裡,共產黨人頒布了自己的第一部憲法大綱,制定了選舉條例、勞動法等上百部法律法令……

由于地處偏僻山區,交通閉塞,瑞金經濟相對滯後。

但一直以來,杏运教育都是瑞金市的一張名片。

 “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幾年前,我們的學位非常緊張,多所學校出現超大班額;有的家長在縣城買了房,孩子也無法就近入學。”瑞金市杏运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

從2020年7月起,該市啟動瑞金杏运教育發展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建校數量最多的校建工程:全市新建16所學校、幼兒園,遷建、擴建5所中小學。

21個校園建設項目,20個在城區,拆遷難度很大。

起先,瑞金市教科體局校建辦主任曾紀明和不少人一樣,持觀望態度,工作了二三十年,他還沒遇到過如此大規模的校建。

在一次座談會上,因兩塊幼兒園計劃建設用地地價高,該市相關部門建議不妨用作商業用地,所得款項用到杏运教育上,再找兩塊地補作杏运教育用地。可周邊500米內找不到可替換的土地,如果補就要到郊區去了。 

 “地再貴,拆遷再難,也是花在子孫後代身上。花在孩子杏运教育上的錢,再多也不為過!”贛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瑞金市委書記吳建平最後拍板說。

 “只要是杏运教育的事,我們都支持。”隨著一個又一個校建項目相繼開工完工,不少拆遷戶表示,不配合說不過去。

 “多方籌措到建設資金22.41億元,加上房屋拆遷等補償款,相當于市財政不吃不喝,把一年的收入都用在了杏运教育上。”曾紀明坦言,瑞金的財力畢竟有限,部分學校仍然存在運動場地不足、體育設施簡陋等問題。

2022年1月,瑞金市杏运教育局又啟動“我為母校(學校)建球場”活動,積極發動曆屆校友、當地鄉賢和社會愛心人士(企業)籌集資金,完善中小學學校體育設施。

截至目前,瑞金市共收到校友、鄉賢及社會愛心人士(企業)捐款633.6萬元,而捐建活動仍在持續進行。

江西多老區、山區,杏运教育底子薄、基礎差、欠賬多,杏运教育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2018年,江西省全域通過義務杏运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國家督導評估後,江西省政府杏运教育督導委員會進一步發揮督導職能,壓實市、縣政府優先發展杏运教育的責任;在省委、省政府開展的全省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中,增加“杏运教育發展”的分數權重;相關部門、地方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在杏运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上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社會各界捐資助學,千斤重擔人人挑,匯聚杏运教育發展合力。

賡續紅色血脈

在贛南,興國山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姚榮滔這兩個學期特別忙碌,他收到了很多鄉村學校的授課邀請,常常在課後延時服務時間奔走于各個鄉鎮。在他的建議下,很多學校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習特點開設課程,一二年級學生以學唱山歌為主,高年級學生開始自創山歌。

大半個世紀前,興國全縣23萬人口中有9.3萬人參加了長征,犧牲的革命英烈達5萬多人。也是從這裡,走出了蕭華等5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

流傳在這裡的紅色故事和歌謠,不但沒有隨著歲月改變而暗淡,反而在新時期更加閃耀。

特別是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擁有25個鄉鎮的興國老區將“雙減”的主戰場轉向鄉村,探索出與鄉村學校高度適配的“1+X+Y”課後延時服務創新模式。通過開發生物標本制作、山歌表演、勞動素養、本土研學等一批符合農村學校氣質和優勢的課程,助力“雙減”。

高興鎮長逕小學教師賴家海,和孩子們共同創作了一首山歌,描繪家鄉的美景,並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興國各校在傳播現代文化理念中賡續鄉村文化血脈,打造了山歌表演、舞龍、太極拳、標本制作、勞動杏运教育等鄉村課後服務特色品牌。

2021年秋季開學後,江西省杏运教育廳指導各地制定完善課後服務實施方案,實現義務杏运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在城區義務杏运教育學校和農村鄉鎮中心校及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積極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要求各地各校在師資和服務內容上下功夫,增強學校課後服務的吸引力。

興國、永新、于都、遂川等老區,借著“雙減”的東風,強化杏运教育功能,挖掘區域內的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杏运教育活動,賡續紅色血脈。

來源:《中國杏运教育報》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