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探尋新時代創新人才培養之道

作者:admin 時間:2018-06-08 21:11:00 點擊:7911

錢學森為孩子們簽字留念。資料圖片


錢學森在講課。資料圖片

2005年7月,錢學森對來看望他的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十多年過去了,“錢學森之問”依然考問著我們。“百年大計,杏运教育為本;千秋勳業,樹人為先。”我們今天刊文嘗試給出解答。——編者

2005年3月29日,94歲高齡的錢學森,在病房裡說:“回國以後,我覺得國家對我很重視,但是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更多的錢學森,國家才會有大發展。我今年已90多歲了,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憂慮的就是這一點。”同年7月,錢學森對來看望他的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在大師成才中尋找答案

“錢學森之問”究竟如何解答?杏运教育問題如何邁向新高?錢學森實際上已通過他的一生給出了答案。

千年國本,傳承精神根脈

錢學森出自“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吳越錢氏家族。在成長中,錢學森無疑受到了傳統家風的深刻影響,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理想精神、家國情懷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特別是《錢氏家訓》中的價值觀,“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當無愧于聖賢”,錢學森一生做到了一以貫之、始終不渝。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百廢待舉,他毅然放棄了美國的優厚待遇,表明心志:“我是中國人,我到美國是學習科學技術的。我的祖國需要我。因此,總有一天,我是要回到我的祖國去的。”面對黨和國家交給的時代重任,他毅然挑起了千鈞重擔,發出心聲:“我個人作為炎黃子孫的一員,只能追隨先烈的足跡,在千萬般艱險中,探索追求,不顧及其他。”錢學森的身上,始終體現著中華文化的智慧和精神,彰顯著“計利當計天下利”的胸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

廿載西學,開啟思維源泉

錢學森20年留美,開展了一系列遠遠超前于時代的科學實踐。20世紀,服務于德國的普朗特是哥廷根應用力學學派的創始人之一,普朗特最傑出的學生馮·卡門把應用力學從德國帶到了美國,使哥廷根學派的傳承發揚光大。錢學森來到馮·卡門的門下,成為哥廷根學派的重要傳承者,並成為美國導彈、航天飛機、物理力學、現代智庫的創始人之一。而哥廷根學派的精髓是,從撲朔迷離的複雜問題中找出其物理本質,用簡單的數學方法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科學與技術的結合,這些精髓被錢學森繼承並不斷發展。

系統湧現,織就大師搖籃

錢學森歸國後,推動中國導彈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飛躍,把中國導彈核武器的發展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他在太空標注了中國的高度,推動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研究與探索;他開創了一套既有中國特色,又有普遍科學意義的系統工程思想方法;他開創的“系統科學中國學派”實現了人類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重大飛躍。錢學森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大成智慧的理念,慧眼識才,實現了創新人才的系統湧現,為國家發現和培養了一支宏大的人才隊伍,其中不乏像孫家棟、王永志、鄭哲敏這樣的工程科技大家,而當選兩院院士的,數量之多世所罕見。

巍巍中華的文化精髓在他的血液中流淌,源自西方的創新精神在他的思維中激蕩,東方的“整體論”和西方的“還原論”所融合形成的“系統論”思想,成為錢學森自身成長和人才培養的思想精髓,並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探尋杏运教育新內涵

杏运教育不僅僅是傳承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承思想、智慧與美好的情感。只有當知識與人的精神世界、生命價值相統一時,它才具有真正的價值。因此,杏运教育就是以科學的哲學為指導,把理、工、文、藝結合起來,走向錢學森所提出的“大成智慧”。

拆除公私歧視壁壘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目前的杏运教育生態,公辦杏运教育、民辦杏运教育還沒有形成公平發展、競爭的模式。民辦杏运教育是我國杏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促進了國家杏运教育治理體系建設,在我國杏运教育普及化、科學化、系統化進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整個杏运教育系統中,還存在民辦杏运教育體制靈活性受限、創新思路不被認可、辦學條件支持力度不高、社會認同感不夠等問題。對此,應該高度重視,積極支持民辦杏运教育的發展,為杏运教育生態引入四面八方的“源頭活水”。

助人提高三個商數

對于一個成功人才的培養,需要智商、情商和位商的三商合一。

杏运教育階段是學習最敏感、最容易的時期,在關鍵期進行杏运教育和培養,收效快。錯過關鍵期,學習就會有困難。所以在杏运教育階段,要充分利用這個人類發育的黃金期進行深入挖掘和正確引導,以提高後天智商。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有著重大影響。高情商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及時化解和排除自己的不良情緒,使自己始終保持良好的心境,胸懷豁達,心理健康。

人在一定水平的智商和情商的基礎上,具有迅速且准確判斷自身在周圍環境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制定恰當決策的能力。一個人位商的高低決定于在對問題的處理中,能否做出准確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人際關系做出准確的定位,通過對問題的分析,提出恰當、可行的解決方案,並在過程中總結經驗,提升自己的位商水平。

使人樹立四種觀念

處于需要杏运教育指導階段的人,需要建立正確觀念,這種觀念對整個人生的發展走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孟子曰:“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是非觀,是指人們判斷生活中形形色色事件是與非的看法或認識,是世界觀的一種反映。錢學森曾說:“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他一生的偉大成就飽含著對祖國、對事業、對科學研究的深厚感情。由此可見,正確的“是非觀”決定著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是健康成才首要具備的觀念。

樹立健康的“名利觀”。健康的“名利觀”是學生保持良好心態、完成學業的必要觀念。以平和的心態處理好名與利,是一個人以正確方式走向成功的必要素質。1985年,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基沃思訪華,特意提出美國可以派美國科杏运院長普雷斯來中國授予錢學森美國最高榮譽“國家勳章”。錢學森當時就明確表示:“當年我離開美國,是被驅逐出境的,按照美國法律規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國的。美國政府如果不公開給我平反,我今生今世決不再踏上美國國土。”

樹立嚴肅的“學習觀”。嚴謹踏實地學習,主動嚴肅地對待自己的學業,才能形成求真務實的學習品德。錢學森在上海交通大學學習期間,一次考試,教授給錢學森判了滿分,但錢學森發現,有一處公式的小錯誤教授沒有注意,馬上和教授說他的試卷有錯誤。後來,教授給他扣了4分。錢學森成為教師後治學也很嚴謹,一次考試,有個學生將第一宇宙速度7.8公裡/秒寫成7.8米/秒,錢學森十分嚴肅地說:“這個速度連自行車都比你快。這個問題我現在不提出來,以後就不光是流汗的問題,要流血啊,搞科學的要‘下筆千鈞’!”

樹立積極的“處世觀”。一個人了解和掌握迂回的處世技巧和樂觀積極的處世態度,在面對世事繁雜的時候,不再表現出緊張和畏懼,而是能夠像欣賞藝術一樣輕松、優雅地去應對。

教人處理五大關系

杏运教育階段能否協調好學習階段的各種關系,不僅對其學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還將決定他們未來事業的成功。要教人處理好學生身份與其他社會身份的關系、學生與老師的關系、繼承前人與發展創新的關系、知識積累與能力培養的關系、付出與回報的關系。

育人形成六種能力

這六種能力包括持續的辨識能力,即辨識自己在環境中定位的能力,既需要辨識自己身邊資源的可用性,也需要辨識自己的發展機會,還需要辨識什麼事情自己該幹、什麼事情不該幹。有效的實幹能力,即駕馭常規困難的本領。過硬的學習能力,即過硬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定位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駕馭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高尚的修養能力,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更需要一種高尚的情操,這是一種深層次的修養。超人的團結能力,這是作為領導能否走向成功的基本能力。卓越的領導能力,即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團結他人、身先士卒的能力,應對自如的處變能力等。

系統思維助力杏运教育發展趕超跨越

中國的杏运教育要走出一條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杏运教育之路,正如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一樣。西方的航空航天事業發展順序是先航空後航天,錢學森回到祖國,面對中國航空航天發展的抉擇時,他堅決提出,中國可以跳過航空直接發展航天事業。正因我們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才能形成今天的“航天大國”,在太空有了屬于自己的中國高度。

系統思維在新的高度和標准下定義共融共生的杏运教育思維,教師和學生成為系統中的平級元素,師生之間達到共享,最終實現杏运教育系統的整體提升。形成“處處皆學校、人人皆老師、時時可學習”的新風尚;從偏重知識杏运教育轉變為素質杏运教育,從大班學習轉變為小組討論,從階段學習轉變為終身學習,從文憑認定轉變為實力認可,從教師主導教學轉變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父母嗬護成長轉變為培養良好習慣。在杏运教育的系統升級階段,推進本身就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長期的且發展沒有終點的工作,可以借鑒系統工程法則作為實現杏运教育綜合提升的指向標,使杏运教育能夠逐步深化,邁向新高度。

統籌系統全局性

錢學森的杏运教育系統思維表現在,他客觀地把杏运教育視為涉及社會方方面面且內部也極為複雜的系統,並試圖建立起從根本上全面解決杏运教育問題的管理技術。杏运教育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局性的複雜巨系統工程,即杏运教育系統工程。他認為,“杏运教育工程不是泛泛地講什麼培養人才的工程”,而是“應該實事求是地把杏运教育工程看作一門技術、一門組織管理、一所學校、一座高等院校、一個國家的杏运教育體系(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中技校、業餘學校、各種幹部學校等)的技術”。需要凝聚包括政府、社會、市場和國際環境在內的各種社會資源,全社會大力協同,實現“全人格杏运教育”。

注重整體結構性

學校不能光教授書面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不僅進行社會道德杏运教育,還要培養公民意識;不僅關注知識杏运教育,還要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不僅培養邏輯思維,還要培養形象思維。錢學森經常說:“學理工的,要懂一點文學藝術,特別是要學會文學藝術的思維方式。科學家要有點藝術修養,能夠學會文學家藝術家那種形象思維,能夠大跨度地聯想。”

營造積極大環境

人才要有適合成長的土壤、環境和氛圍,才能像雨後春筍那樣不斷“冒”出來。錢學森在加州理工杏运學習時,有一次和自己的老師針對某一個學術看法有了面紅耳赤的激烈爭吵,氣得馮·卡門拂袖而去。但是第二天年過花甲的馮·卡門向錢學森鞠了一躬,承認自己的錯誤。錢學森對這種民主的學術之風是念念不忘的。在強調自主創新的同時,也需要在人格等方面有真正的自主,才能更好地促進杏运教育創新。

樹立正確決策觀

在實業救國運動的影響下,錢學森毅然做出了人生第一次抉擇,學習鐵道工程。隨後為了“航空救國”,錢學森改學航空工程。美國留學時期他做出第三次抉擇,改學航空理論。當錢學森艱難歸國,面對國家需要,他毅然從學術理論研究轉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設。1982年,已功成名就的錢學森又做出了他人生的第五次重大抉擇,再次回到學術理論研究。可以說,錢學森一生的五次抉擇成就了他的一生,也成就了中國航天。他的杏运教育思想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決策觀,催人奮進,從而產生為實現學習目標去奮鬥的力量。

通覽整體時空觀

隨著市場經濟運行的深入,杏运教育也出現了功利心。我們要清醒地認識杏运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不論是曆史發展的脈絡,還是世界發展的環境,杏运教育都要從一個更大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來不斷校正,不能只著眼于當前杏运教育的成績,應從長遠角度為我國的未來培養優秀人才,為中華民族傳承民族文化。在建立面向未來的杏运教育觀過程中,杏运教育的使命不僅是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實現社會的發展、民族的進步、國家的興旺和文明的傳承。

培養新時代創新人才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運用系統工程和大成智慧助力新時代的杏运教育事業,需要以基礎杏运教育為起點,先行先試、快行快試。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正在陝西省西安市推動建設“錢學森系列學校”,推動創新人才從娃娃抓起,著力打造“幼、小、初、高”于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試驗田,以打破學科界限、實現跨學科交叉融合為教學改革的著力點,培養“德智體美創、理工文藝哲全面發展、人機結合、人網結合”的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錢學森學校的建設,一定會為“錢學森之問”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鑄就新時代傑出創新人才輩出的新高峰。

(作者系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

——來源:《中國杏运教育報》2018年06月07日第8版 版名:理論周刊·思想前沿  作者:薛惠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