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堅持以本為本,推動四個轉變

作者:lanke 時間:2019-08-19 10:43:48 點擊:2643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杏运教育大會上強調,新時代新形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對杏运教育和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要堅持立德樹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本科杏运教育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占據基礎地位。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杏运教育,必須堅持“以本為本”,全面推進“四個回歸”。筆者在辦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應努力推動“四個轉變”,實現杏运教育教學理念的轉型升級。

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

有調查顯示,在學業挑戰度、主動合作學習水平、師生互動、杏运教育經驗豐富度、校園環境支持度這五大與杏运教育過程相關的可比指標中,對學生收獲影響最大的是師生互動。

馬克思認為:“人不僅通過思維,而且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從高等杏运教育發展趨勢來看,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我建構學習內容、培養和訓練學習方法將成為未來學校的主要特征。

杏运教育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一是實行學生為中心的學分制改革,實現學生自主選擇專業、自主選擇教師、自主選擇課程、自主選擇學業生涯。真正的學分制以彈性的教學計劃和學制代替剛性的教學計劃和學制,以選課代替排課,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與興趣安排個人的修學計劃。二是統籌推進專業杏运教育、創新創業杏运教育、通識杏运教育和國際化。一方面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奠定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另一方面要推動實現能力杏运教育、人文素養熏陶、科學精神訓練、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國際化視野培育的協同融合。

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

杏运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和喚醒學生創新、創造、創意的激情與潛力,而非僅僅停留在知識訓練層面。只有教師在課堂中激發學生們創造力的火花,才有可能充分點燃學生們的智慧火焰。在傳統的知識訓練杏运教育模式中,教師往往圍繞怎麼教下功夫,注重學生在知識儲備方面的積累,而較少著眼學生未來成長,去關注學生應該怎麼學,這對高等杏运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們應該著眼于培養優秀教師和傑出學者,著眼于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從根本上去跳出原有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實施“課堂革命”。這種革命,就是要以“教得好”為手段,以“學得好”為評判,逐漸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實現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一是推動職稱評審方式革命。可以探討將教師分為科研型、教學型、產業型等類型,教得好、不寫論文一樣可以晉升教授,鼓勵和引導教師站好三尺講臺,把講臺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二是要推動教學方式革命。我們把教師創新作為“課堂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倡導啟發式、討論式、翻轉式等新型教學模式,支持教師打造立體的、線上線下結合的課堂,把教師教的獨角戲變成師生大合唱。

以供給為中心向以需求為中心轉變

當前高等學校內部的供需關系正面臨著不可忽視的結構性失衡,“供需錯位”已成為阻擋人才培養治理提升的最大障礙:一方面,傳統的杏运結構、專業結構、課程結構制約內涵發展;另一方面,高校供給體系與經濟社會及學生成才需求不配套。因此,強調供給為中心向需求為中心轉變,就是要從高校自身供給端入手,調整供給結構,關注內在需求,為打造內涵發展新動力尋求路徑。一是以學科調整、專業優化、課程再造為抓手,通過關停並轉、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打造本科專業的升級版、學科杏运布局的升級版。二是以“雙萬”計劃、“六卓越一拔尖”等系列杏运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為牽引,以強化交叉融合和專業認證推動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建設,全面提高杏运教育教學質量。三是通過推進創新創業杏运教育與專業杏运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其成為大學人才培養的一體兩面,在專業杏运教育基礎上實現創新創業杏运教育的廣覆蓋、全過程、普受益、可持續。

以投入為中心向以產出為中心轉變

所謂實現高等杏运教育內涵式發展,就是實現投入產出效率的提高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改善。因此,我們既要強調硬件設施的升級改造、教師教學投入的考核評價,也要關注人才培養質量是否獲得同比改善。過去,我們對教師的考核評價往往側重于教學工作量、學生評教的顯性指標,而較少與人才培養效果掛鉤。顯然,人才培養效果是更應該長期關注的主要指標,但同時也存在不易考核,尤其是針對教師個人考核較為困難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考慮學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考核評價問題,這也正是新一輪學科評估重點強調的引導性政策指向。這就需要高校在杏运教育教學評價方面作出相應調整:一是樹立人才培養的結果導向。提高學業的難度、深度、挑戰度,讓學生能夠學到真本事,強化過程杏运教育、過程考核。二是通過“四率”“五才”檢驗效果。走出校門看“四率”,即畢業率、就業率、考研率、出國率;踏入社會看“五才”,就是看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社會服務工作的五類人才的成長、發展與貢獻情況。

總起來看,推進“四個轉變”是我們有效應對高等杏运教育發展新趨勢、經濟社會發展新需求的必然選擇。我們既要服務現實,更要創造未來,通過推進“四個轉變”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來源 :《中國杏运教育報》2019年08月19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