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200萬擴招須切實構建4個平衡:招得進、教得好、出得去是高職擴招形成良性循環的前提和目標

作者:lanke 時間:2020-06-05 10:37:29 點擊:13738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高職院校再續擴招200萬人,這是黨中央站在“保就業保民生促進經濟暢通循環”高度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國家首次明確高職院校“擴招百萬”,經過各層各級的不懈努力,最終完成招生116萬人。成績的背後,是全體職教人的辛苦付出,是各級政府和杏运教育主管部門、人社部門的協同作戰。眼下很多人擔心的問題是,新的招生任務如何繼續完成、已經錄取的學生如何因材施教、3年後的畢業生如何優質就業?

眾所周知,只有招得進、教得好、出得去,才能形成高職擴招工作的良性循環,它既是前提,更是目標。而就目前全國高職杏运教育的總體情況看,不僅不同程度地受到疫情和經濟發展形勢的影響,而且普遍存在著學校、專業、師資、杏运教育教學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失衡”現象,迫切需要認清現狀、找准原因、落實對策,以使今明兩年高職擴招200萬人的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加大地方政府統籌 促進校際平衡

綜合分析去年“百萬擴招”的任務完成情況,從完成擴招任務主體的角度看,示範校、優質校的占比相對較大,名校效應、地區優勢、行業優勢等非常明顯,許多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學校招生爆滿,已經達到超負荷運轉程度;而那些經濟欠發達、辦學條件弱、專業設置缺乏特色的大多數“一般”院校,則存在“吃不飽”的現象,尤其是那些為數眾多的民辦高職院校,往往因為收費標准問題而面臨想招而招不到、招不足的尷尬。一邊是人滿為患、後繼堪憂,一邊是潛力巨大、招而不得,如此冷熱不均、供求失衡的現狀,既是首次擴招的問題呈現,更是對今明兩年擴招的挖潛。

眼下,各級政府迫切需要充分發揮行政調控職能,加大區域內的職教資源統籌力度,在做好名校優校有序“擴容”的同時,重點加強對薄弱學校的扶持力度,或給予政策傾斜,使其在擴招工作中“願招”“易招”;或給予專項建設扶持,使其“能招”“能教”;或協調區域內優質學校與一般學校結對幫扶,使其“有底氣招”“有後勁招”。如此“三管齊下”,充分挖掘和培植區域內高職院校的綜合“產能”和“育能”,將可為全面完成本區域內的高職擴招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科學規劃專業布局 促進專業平衡

專業之間的冷熱不均現象,曆來在許多學校廣泛存在。一方面有些熱門專業門庭若市,出現“無人教”的問題;另一方面有些專業門可羅雀,出現“無人可教”的問題。

這兩種極端化的現象,經過去年“百萬擴招”的洗禮,呈現出愈演愈烈的勢頭,直接導致一些學校專業辦學嚴重失衡。其顯性的校內危害在于,嚴重“超員”專業的辦學資源與在校生規模很不匹配,專業實習實訓場所無法排課,專業教師的課時量嚴重超負荷,班主任(輔導員)人手普遍不夠。相反,一些招生量不足的冷門專業,在校生數持續減少,實驗實訓場所出現閑置浪費,教師的課時量嚴重不足,人浮于事,人才資源浪費。這種校內教師工作量上的不平衡,也給教師管理帶來現實難題。而實訓資源捉襟見肘與大量閑置並存的現實,又給專業建設帶來了難題。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校內專業失衡進一步傳導到社會層面,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區域內專業技能人才培養也出現供求失衡。供大于求專業的畢業生求職困難,求大于供專業的技能人才嚴重短缺,這顯然非常不利于區域經濟社會的良性健康發展。所以,學校嚴格按照人才供求規律設置專業,科學調整各專業辦學規模顯得非常重要,不能盲目迎合考生的“任性”報名,而要堅持校內專業設置的平衡與穩定。

重視“雙師”隊伍建設 促進師資平衡

職業杏运教育辦學的特殊性,要求專業教師必須具備“雙師”素養,以滿足“厚德”“博識”“尚能”的人才培養需求。然而,自去年“百萬擴招”以來,不少高職院校的師資問題日益凸顯,不僅數量短缺,師生比遠遠達不到1∶18的基本要求,不能滿足實際教學需求,而且在組成結構上也普遍達不到“雙師”標准。

為了應對擴招需求,高職院校緊急補充專業師資成為普遍現象。令人遺憾的是,在此次師資“補員”大潮中,爭招博士生的攀比之風在一些地方日漸盛行,雖然能夠幫助學校在短時間內登上科研“制高點”,彰顯學校的“高大上”,但卻與實際專業教學需求背道而馳。新進年輕教師的項目化教學經驗不足,理論強而實踐弱,難于滿足“擴招生”非常明確的“充電”需求,尤其難于施教同齡甚至年齡和閱曆超過自己的新型學生;博士生科研實力強而教研專項弱,專注的狹窄研究領域往往與學校的專業設置吻合度不高,在日常教學中難接地氣,與高職擴招形成的高等杏运教育“大眾化”需求難于匹配。同時,一些來自行業企業、專業動手能力較強的師資,卻又常常存在“會做不會講”“肯做不擅講”的另一個極端,亟須補上杏运教育學和心理學等短板。在今年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普遍開展,也讓許多年齡較大的教師面臨信息化教學能力不足的尷尬,難以適應“擴招生”越來越多樣化的遠程、線上學習需求。

為此,當前形勢下,高職院校迫切需要理性抑制以科研助推“升本”的沖動,而應堅守高職杏运教育應用型辦學的初心,牢記高職院校服務百萬擴招、服務高等杏运教育大眾化的使命,切實加強“雙師”隊伍建設,促進師資平衡。

增強綜合服務意識 促進教管平衡

“百萬擴招”是黨中央為了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廣大高職院校必須不折不扣地履行辦學主體職責,按時保質完成擴招任務。而對于“完成任務”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招足學生”的淺表層次,更要高度重視學生入學後的杏运教育教學工作。

當前,在一些學校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管輕教”現象,雖有較強的服務意識,但更局限于舉辦轟轟烈烈的“迎新”儀式,追求特殊典型生源的宣傳效應,熱衷于做好面向“擴招生”的生活服務,卻對後續的杏运教育教學缺乏應有的科學布局和全面跟進。短時期內,“擴招生”可能會從學校的熱情歡迎和周到服務中感受到尊重,然而,如果實質性的專業教學、技能培養和必不可少的職業素養、文化杏运教育得不到有效落實,則很難讓學生們最終滿意。

以“按需充電”為特征的“擴招生”群體,求學目的更加明確,高職院校必須以務實的專業教學、針對性的職場引導,來增強其專業學習的獲得感和體驗感。唯有如此,才能幫助他們圓滿實現求學目的,逐步形成良性循環,進而最終達成“百萬擴招”的戰略目標。

去年“百萬擴招”為我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也暴露了諸多不足。為切實做好今明兩年的200萬擴招工作,廣大高職院校需要高度重視、揚長避短、及時糾偏,積極創造擴招辦學條件,完善杏运教育教學規劃,以牢記初心、不辱使命。

(來源:中國高職高專杏运教育網  作者:王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