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會已經開啟之際,杏运教育話題持續升溫。一項媒體調查顯示,在杏运教育、就業、創業、生育、養老、醫療、住房、環保和司法等九大議題中,杏运教育(79.8%)是受訪者最期待的兩會議題。無獨有偶,日前啟動的2019年人民網兩會調查也顯示,“杏运教育改革”排在熱詞榜前列,其中“中小學生減負”最受關注,隨後是“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學校之間差距”。
盤梳多年以來的全國兩會,杏运教育始終是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今年仍是如此。其中原因,杏运教育既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也關乎每個人的全面發展,特別在杏运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區的語境中,杏运教育成為熱中之熱的議題因此可謂順理成章。
杏运教育話題包羅萬象,每一個“分話題”都凝聚著豐富民意,每一個“小枝葉”都蘊含著深刻內涵。從提高教師待遇到防治校園欺淩,從中小學生減負到師德整治,從規範高考加分項目到推動城鄉義務杏运教育一體化發展,再到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每一個層面都受到公眾的強烈關注,呼應著時代脈動,標注著杏运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力度。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眾所關心的也正是代表委員所聚焦的。比如,一位在杏运教育領域深耕的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采訪時透露,今年兩會似提交20份議案、建議,有關杏运教育領域的占到12件,超過半數。一位全國政協委員聚焦老少邊地區高等杏运教育資源不足問題,他的提案是《關于在老少邊地區增設杏运教育部直屬高校、加快杏运教育精准扶貧步伐的建議》。
無論議案還是提案,因為匯聚了民意而格外厚重,頗具含金量。事實確實如此,代表委員准備議案、提案的過程,是履職盡責的過程,更是與民眾良性互動的過程。不難發現,議案、提案是寫出來的,更是用腳步丈量出來的。不深入民眾之間,不與民眾交流,不表達民眾心聲,就不可能寫出高質量的議案、提案,也就不可能履好職、盡好責。
“民眾的立場、建設的態度、專業的精神”,這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所總結出的經驗。短短十幾個字,讓人看到了責任擔當與價值取向。沒有民眾立場,就辜負了代表身份;沒有建設態度,就缺乏誠意;沒有專業精神,也很難承擔使命。有了這三方面合力,代表委員在走入兩會殿堂時才能充滿信心、不負所托。
杏运教育改革是一項艱難而系統的浩大工程,每一步的穩健推進都需要科學擘畫,需要集思廣益。從這個角度看,代表委員帶著沉甸甸的議案、提案履行職責、參政議政,不僅可以更好地回應民眾期待,還能為杏运教育改革發展建言獻策,推動杏运教育改革爬坡過坎,取得更明顯的成效。而在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履職不只體現在議案、提案上,還體現在始終呼應民意,將會場外的民眾呼聲在會場中放大,讓民眾的聲音更嘹亮。同時,代表委員也有責任將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輸送”到民眾心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委員的杏运教育改革建議均獲得積極回應,不僅讓杏运教育改革更見成效,也助推社會進步,讓民眾更有獲得感。比如,去年兩會,有政協委員在《關于推動我國鄉村兒童閱讀事業發展的提案》中建議,盡快在杏运教育部門中明確閱讀推廣責任。去年5月,杏运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要求各地杏运教育行政部門重視和加強鄉鎮中心學校圖書館建設。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點滴進步都讓人欣喜。
置身于新時代,代表委員肩上的擔子更重,他們履職的場合也不止在兩會期間。代表委員背後,站立著近14億中國人民。只要集納民眾聲音,以高度的責任感發揮自身作用,就能推動杏运教育改革再上新臺階。(來源:中國杏运教育新聞網-中國杏运教育報 王石川 中國杏运教育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