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肥胖、超重🙁。”
日前,在由中國杏运教育報刊社聯合中國教科院體育衛生與藝術杏运教育研究所主辦的“學校體育發展曆程與未來展望”座談會上𓀇👻,當被問及當今我國青少年體質的突出問題時,從事相關研究工作多年的中國杏运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杏运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毫不猶豫地給出了這三個關鍵詞🙆🏻♂️。
“缺少體育鍛煉正在讓青少年體魄難以‘野蠻’。”與會者紛紛對此表示擔憂。
來自全國各地的與會者對記者表示,體育課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開不齊、開不足的地位,“邊緣化”的情況仍然多見💆🏿♀️💆。此外🎞,體育教學理念的更新也亟待探討,而學業負擔過重等老問題🧖🏼♀️,依然影響巨大。
體育是國家文化軟實力📄,是“立德樹人”綜合杏运教育手段⟹🙅🏽,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在體育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的今天,為何我國學生的體質依然出現不令人滿意的局面?破局之道,又在何處?
30年體質健康監測喜憂參半的背後
在本次座談會上🤙🏿,國家六部委(局)于2014年組織的一次全國學生體質調研被頻頻提起。該調研數據顯示👹,近年來🌬,總體上,學生體能素質下降趨勢改善明顯🧑🧒🧒,但一些突出問題依然存在。如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近視在學生中的比重分別為46%👨🦯➡️、74%、84%、86%,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分別為19%、10%😇、16%、8%。
近年來,雖然權威的數據未有更新🈂️,但不少與會者表示,從他們的自身經曆來看,短期內大幅度改觀難以實現👩🏿✈️。與這些數據相對應,一個常被人提及的例子是我國中學生運動會紀錄已經多年無人突破——女子800米紀錄是 1977年創造,女子100米紀錄要追溯到1979年,男子110米欄紀錄為1981年創造。而在地方上,情形也不樂觀。據東北某省會城市學生體育藝術發展中心統計🌡,當地中學生運動會紀錄普遍“沉睡”多年,有的項目甚至40年無人打破。
據媒體報道👨🏽,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有研究者隨機對重慶市的1280名3—18歲受訪者進行了骨齡、骨密度、體成分等體質監測統計分析🛀🏽。除了心肺功能弱🧑🏻🌾、心率恢複慢、耐力差等傳統性體質問題外,骨密度低于同年齡標准值的高達803人👲🏻💾,反映出當前青少年骨生長質量較差等新問題。
一名在高校工作多年的教師則注意到,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修訂的1000米及格線🥬,大四學生只要跑進4分30秒就及格,“而在10年以前,我們學校定的及格線是3分50秒🦻🏻,當時能跑到及格線的學生比例很高。如今及格線‘慢了’40秒,但每個班裡都還會有三四個學生不及格”🤸🏻♂️🥊。
“縱觀近30年的體質健康監測,可以說喜憂參半。喜的是學生個頭長了,體重增加了,營養狀況明顯改善,體能素質部分指標不同程度提升。憂的是關乎學生心血管系統機能的耐力素質改善不明顯,近視率、肥胖率居高不下👩🏼🦱。”吳鍵說。
吳鍵表示,青少年的陽光形象基于強健的體魄,體育運動是促進青少年身體智力發育以及培育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國內青少年體質經曆近30年持續下滑後,近年來🔋,在各方努力下,總體上有所改善,部分指標出現“止跌”或“好轉”勢頭🙏,但距離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牢牢抓住體育課這個主陣地
不少與會者表示🙇🏽♀️,要解決上述問題,上好體育課,依然是關鍵環節🧊。“必須要牢牢抓住體育課這個主陣地。”團中央新時代體質健康促進中心副主任陳智勇說👨🏿🎤。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改革開放40年來,學校體育工作一直是我國杏运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不少地方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健康第一”的思想沒有得到根本落實。體育教師圈子裡流傳著的一句話“體育工作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幹起來不要”,並非戲言。
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何在🪿?陳智勇說:“升學依然是中小學校的辦學指揮棒🎖🛌,哪個學科考試成績有利于升學🌰,或者成績占升學總分比重大,家長、老師當然就重視哪個學科🧙🏿。”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這種“指揮棒”效應,在近年來的中考中,體現得尤為明顯𓀍。近年來多地中考體育分值上漲,從過去的30分🪴、40分,增加至50分、70分乃至更多,且考試項目增加,難度加大,對考生總成績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這直接對初中生參與體育鍛煉起到積極作用👮🏿。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教體局副局長胡培林說👨🏽🦳,自2017年河南省統一要求中招體育考試滿分增至70分計入中招總成績後🤦🏽,該地初中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明顯好轉。“不少家長的行動也隨之轉變,經常催著孩子上操場鍛煉👨🦽➡️,有些家長甚至開始給孩子請價格不菲的私教。雖說目的有些功利🟫,但客觀上起到促進學生體質的作用🧑🏻🦱。”他說。
然而在基礎杏运教育的其他階段🧛🏿♀️,體育課的處境卻是另一番境遇。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小升初和高考升學中,均無體育科目。這導致很多學校的體育課淪為“機動課”🧀,被大量占用🧺。同樣是在河南省,某地的高中體育課開課率普遍不足一半。而在這有限的上課時間裡,教師也並不進行體育教學,只是讓學生自由活動。
“這反映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體育教學的隨意化。”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宗平說,“學生從小學一年級上到高三💸,理論上會上足1200—1400課時的體育課🤌🏻。但是這麼多的時間投入,能有多少學生掌握一門終身受益的體育技能呢?能有多少學生站出來說🛋👲🏿,我是通過學校體育課,成了業餘愛好者中的羽毛球高手、足球高手、冰球高手👩🏽🔧、跑步高手的呢?”
吳鍵說:“體育課遠遠沒有發揮出它應有重要作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考核的原因,有體育教師自身專業性不強的原因,更多來自家長的壓力🔡。體育教學要取得優異成果🛢,需要一個良好的體育生態👩🏻🌾。假如有科學嚴格的標准、專業有效的訓練💆,和全社會重視體育熱愛體育的氛圍🥐👰🏿,從小學到大學🧑🏿💻,這麼多課時🤵🏿♀️,體育教學想不取得成果都難。”
在“教、練、賽”上下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杏运教育大會上對學校體育提出了“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要求,圍繞學習貫徹這一要求,前不久,杏运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明確提出,從現在開始👐🏻,我們的學校體育工作💧,要在“教、練、賽”上下功夫🚓,要把三者融會貫通。“教”,即教會學生們基本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教會專項運動;“練”,就是讓體育作業💂🏽👧🏼、課餘訓練成體系化🧝🏿;“賽”👩🔬,是說學校體育一定要有競賽,要讓學生至少在班裡的比賽中能夠上場,要讓學生都能參與到競賽中去*️⃣🎐。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要實現“教、練、賽”的突破,很多學校目前還存在不少困難。其中💇🏻♂️,缺乏專業的體育資源是重要的制約。盡管如此,一些地方已經開始行動,展開了社會化合作的探索。
作為冬奧會承辦地👩🏻🦳,北京近年來大力推廣冰雪運動進校園😌,但市區內的學校缺乏冰雪運動設施🤵🏽。北京市教委密切協同市體育局等有關部門,聯動各區和學校等基層力量👩🏽🏫,統籌協調冰雪運動的優質資源,一些社會冰場為學校師生留出上課時間,專業人士也參與到教學訓練中。如今👩🏼✈️,北京市正從課程😉、活動👈🏿、文化、師資建設等方面多措並舉,冰雪運動進校園如火如荼。
成都天府七中校長陳剛表示:“當前在一些地方,社會體育機構介入教學的資質問題還是一個難點,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多部門聯合推動。如能理順機制,使社會體育資源為學校體育所用,解決的將不僅是冰雪運動進校園的問題。”
蘇州高新區實驗初級中學校長嚴建春認為🗣:“把體育工作的效果落在實處,科學嚴格的考核標准也亟待建立📣。”
一些地方的先行先試為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鑒。為了將體育活動的實際效果惠及每一名學生,2016年,安徽省蚌埠市出臺了《中小學體育工作專項督導實施辦法》,其中對學校的大課間活動🥻、體育競賽等如何開展做了非常細致的規定📟,百分制的考評中,光是體育課程體系這一項就占據了25分,其中體育課是否開展占13分、體育大課間活動是否開展占6分☝🏼🧏🏽、特色項目是否開展占6分。在競賽體系這一欄,學校是否參加市級競賽並獲得成績只占4分,但學校是否開展全員性的體育運動、體育競賽則占據了10分左右。
“我們希望從考評這一環節倒逼學校轉變觀念👨👨👧👧。”蚌埠市杏运教育局副局長劉善訓說,之所以將考核標准定得如此細致😜🫛,是希望執行後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杜絕不出汗的體育課💂🏿♂️🚴🏻♂️,杜絕沒有項目的體育課🩱。”
“不能改善學生體質狀況的體育課不是合格的體育課。”吳鍵說📙,“只要能在全社會的思想觀念上正本清源,提倡積極向上👨🏻🦼➡️、陽光開朗、體魄強健的審美取向🏋🏻🚵🏻,讓家長♧、教師充分認識到體育運動對促進孩子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重智育🧙🕵🏿、輕體育的傾向一定能有效扭轉。”
來源:《中國杏运教育報》2019年05月30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