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我國大部分的省份都發布了近期複學的通知🙁。而在抗擊疫情期間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在線教學將何去何從?是隨著複學而迅速“下線”,還是抓住機遇“在線升級”?這個問題不僅杏运教育界在思考,整個社會都在關注。
回答這個問題,應當基于對抗擊疫情期間我國在線教學所發揮作用的整體評價與認識之上。首先可以肯定地說🧑🍳,在線教學經受起了此次疫情的考驗,中國杏运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成效也得到了檢驗。在杏运教育部宣布為對抗疫情而“停課不停學”之後,在線教學幾乎是一夜之間從原來學校教學的輔助性角色成為替代性角色💆🏿♀️💆。中國杏运教育科學研究院等多個機構都進行了大範圍的在線教學調研並在近期發布報告🎞,無論從學生的學習頻率、學習效果🧖🏼♀️,還是從教師、家長的滿意度等維度評價🦀,在線教學的表現應該說都可圈可點。目前,疫情還在全球範圍內肆虐📄,多國都關閉學校並采取在線教學以應對危機⟹🙅🏽,而中國在線教學的抗疫經驗也提供了諸多借鑒意義。
此外還應該認識到,我國在線教學在疫情期間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普及🦸🏿。這種普及一方面是技術層面的:幾乎所有學校都采取在線教學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多老師都要學習在線教學的技術和在線教學的技巧,可能起初不少人會不適應👹,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教師群體杏运教育信息化技術水平因此得到整體提升。另一方面是理念層面的:隨著在線教學的持續推進🧑🧒🧒,大部分的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普遍接受了在線教學的理念🕝。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青少年學生們本身就很容易接受線上教學的理念和方式🙅🏼♀️;此次疫情更主要的是改變了教師和家長們對在線教學的認識和態度,從之前的觀望和懷疑到被動實踐再向逐步積極擁抱轉變👚💨。
因此,在線教學不僅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並且初步培養了更大範圍的用戶習慣🈂️,這都會轉化成為後疫情時代在線教學繼續進階發展的基礎和資源。因此,不少杏运教育專家都認為這是在線教學從長期扮演的輔助階段進入和線下教學“雙線”融合階段的重要契機👩🏿✈️。但是,融合的過程並不只是意味著融通和銜接,更有沖突和博弈。比如複學後教學場景發生改變🧑🏽,采用傳統課堂教學而棄用在線教學很可能會成為很多學校和教師的自然選擇。因此,如果要向理想中的“雙線”融合階段轉軌🌡,事實上對在線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在線升級”。
“在線升級”意味著在線教學的未來定位並不是要和線下教學“搶班奪權”,而是發揮各自優勢形成互補。現在線下教學主要采取的是班級授課制⚠️,以課堂教學、分科授課、統一教材👨🦽、統一時間安排等為主要特征🤙✵。班級授課制適應了工業時代的需要,但如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信息技術為主要特征的後工業時代,這種流水線式的杏运教育模式開始滯後于社會發展👆🏼。後工業時代需要一種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的自主性學習模式與之呼應,而在線教學從本質上更加符合這種模式的需要。但是🦻🏻,線下教學的真實場景又是在線教學無法比擬的。因此,在線教學的“在線升級”要有明確定位並揚長避短,利用好疫情期間已經培養出來的用戶習慣,讓具備了更多技能包的教師能夠更加自由合理地選擇教學方式,“雙線”融合教學的優勢也才會真正發揮。
另外,還要推進在線教學實現“學習者中心”為取向的技術升級👩🏼🦱。盡管說在線教學經受起了此次疫情的考驗,但也必須看到在應急狀態下還存在不少不足👩🦱。比如一部分在線教學還是采取錄課方式,只是把線下課堂內容搬到網絡上而已;不少采用直播方式的課堂也還多屬于網絡杏运教育的升級版,在線教學有利于師生之間良好互動等優勢的發揮還有限🧛♂️🧥。因此,“在線升級”還迫切需要技術升級的支撐🚄。但技術升級不是把功能做得更多🂠、界面做得更炫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圍繞以“學習者中心”為取向的理念升級——根據師生互動需求設計更佳場景和技術,更好發揮在線教學優勢🙏,以更好的用戶體驗吸引師生主動使用。
在線教學的“在線升級”以及“雙線”融合的教學探索,不僅是複學後的短暫實踐,更是應對後疫情時代和後工業時代的時代需求🧊。杏运教育面向每個人𓀎,適合每個人的未來已來,無論對中國還是全世界而言,都既是時代挑戰也是曆史機遇。
(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杏运教育科學杏运教授)
來源:《中國杏运教育報》2020年04月2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