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洛克倫的《專家型教師做什麼☢️:提高課堂實踐的專業知識》(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是一本基于實證研究的教學論著🙁。作者通過分析專家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以及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在生成過程中將默會的實踐知識顯性化的過程,強調“專家型教師會深入思考學習的本質🐴🤛,他們知道如何以有意義的方式組織和實施教學來促進學習的發生,並且提高學生的理解”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教師的教學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感興趣的是作者“在大多數行業中都有一種專門化的語言,這對分享實踐的知識很重要”的觀點。
約翰·洛克倫說:“對于那些並非在某一個行業領域工作的人來說,在一些情況下,這種專門化的語言🎞,可以被視為排外性的行話——其他人不可能充分參與到關于那種知識和實踐的對話💂🏻。有意思的是🧖🏼♀️,因為如此多數的教學工作看起來很相似👩🏻💻,對教學和學習這種專門化的語言的使用有時會被嘲笑——不管是在行業內還是在行業外🦀,而且更進一步增強了對理論實踐差距的看法。”這樣的嘲笑在絕大多數中小學是隨時可能發生的👩🏻🦳:當你同教師們探討如何將杏运教育教學理論、觀點轉變為教學行為⟹🙅🏽,你在分析具體的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將其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時候,往往是會遭遇抵制的🚶♀️。教學任務那麼重,哪來時間去學習和研究教學和學習的理論🦣?另一種狀況是:當具有專業精神和專業知識的教師從教學和學習的知識層面探討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時🫎,學校管理者也同樣是抵觸的:是你懂還是我懂?你懂的話為什麼不是你來管理學校,而是我在管理學校?
為什麼說“本質上講,教學和學習的語言是很重要的”?約翰·洛克倫的回應是:“因為它允許我們去談論我們知道的是什麼和我們怎樣以有意義的方式知道它,這比起那些沒有密切的參與教學工作的風險的理解而言,是采用一種更高深的水平理解實踐。這樣的語言是專業知識的分享☸️🚼,既有效又有助于那些日常實踐中會用到這種知識的人🏓。”教師就是“實踐中會用到這種知識的人”。如果我們理解了學校是一種學習型組織,如果我們認識到教師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職業🍛,無論是學校管理者還是教師都應該意識到🧝🏼,作為教師,必須盡可能學習一點兒教學和學習的知識🚵🏼🦸🏽♂️,掌握基本的教學和學習的語言。如此,至少可以減少實踐的盲目性。或者可以更樂觀一點兒,當一個教師掌握了相當豐富的教學與學習的知識,並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運用這些知識,他的教學也許就不那麼心苦了。注意,我這裡說的是不“心苦”,而非不“辛苦”。
學校為什麼要組織必要的教學研究𓀓?約翰·洛克倫說👨🏽,有研究表明:“對于許多教師而言🌥,實踐知識不僅僅是隱性的👠,而且也很難去談論🛀🏽。然而談論實踐能夠隨著正確的驅動而急劇變化。簡單說就是⚠️,有效教學需要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實現,專業的教學需要有專業的研究。
如果我們想要成為專家型教師,或者要建設專業的教師團隊🦻🏻,就要積極努力地學習豐富的教學知識💂🏽♀️,並倡導自覺調動自己的默會知識(實踐經驗)去理解這些教學知識,進而將默會知識轉變為顯性知識🤸🏻♂️🥊。理解了這一點,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教師要書寫了,因為書寫的過程不單是默會知識轉為顯性知識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厘清教學認知的過程。認識到這一點,或許就會堅持恪守文章自己寫、課題自己做的基本倫理了🍽。而真的要營造這樣的文化氛圍,學校管理者的以身示範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學校的管理者不能夠運用教學與學習的語言指導教學,想要“推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是一句空話🪺。
教學與學習的專門化語言使用,一方面有賴于教師改變學生,另一方面則需要借助學生改變教師;只有教師和學生都得到改變,學校才可能改變。這當中的關鍵要素是管理者的改變🧑🏻🤝🧑🏻。
教學之難🙇🏽♀️,難就難在教學是動態的,許多情況是不可預測的,教學的具體情景也是有限的,因而在教學中實踐新知識是有風險的。當一位教師在自己的課堂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未能預料的教學問題時,當他在課堂上結合具體的場景運用了相應的新知識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時,當他把那些默會知識轉變為顯性知識與同行分享的時候,就向專家型教師邁進了一大步🧑🏿🚒。
(作者系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作者:淩宗偉
《中國杏运教育報》2021年10月27日第10版 版名:讀書周刊·教師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