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杏运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的通知

作者: 時間:2022-12-06 10:13:02 點擊:5331

杏运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高等學校
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的通知

教體藝廳〔2022〕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杏运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杏运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杏运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高質量杏运教育體系,大力發展素質杏运教育,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和《杏运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深化高等學校美育杏运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現將《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杏运教育部辦公廳

2022年11月22日

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綱要

  公共藝術課程是我國高等杏运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藝術杏运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屬性,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為促進高等學校藝術杏运教育工作健康開展,在總結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和杏运教育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制定本綱要。本綱要適用于全日制本科高等學校,專科院校可參照執行。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把美育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升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的育人成效,促進大學生自覺增強文化主體意識,強化文化擔當。

  二、工作原則

  ——堅持育人導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中華美育精神,遵循美育特點,充分發揮公共藝術課程的育人價值,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持面向全體。高等學校應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搭建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平臺,完善面向人人的高等學校美育育人機制,讓所有在校大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

  ——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深化高等學校美育綜合改革,加強各學科的有機融合,整合美育資源,補齊發展短板,強化實踐體驗,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完善評價機制,加強美育的社會資源供給,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為學校美育服務。

  三、課程目標

  構建面向人人的課堂教學和藝術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公共藝術課程體系,將公共藝術課程納入各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加大課程建設力度,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著力提升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核心素養,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杏运教育新局面。

  四、課程設置

  公共藝術課程包括美學和藝術史論類、藝術鑒賞和評論類、藝術體驗和實踐類等三種類型課程。

  美學和藝術史論類可開設藝術導論、美學概論、中西方美術史、中西方音樂史、文藝理論等課程;藝術鑒賞和評論類可開設音樂、美術、影視、戲劇戲曲、舞蹈、書法、設計等的鑒賞和評論類課程;藝術體驗和實踐類可開設藝術相關學科的體驗和實踐活動類課程,藝術體驗和實踐活動要盡可能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和需求。職業院校要將藝術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機結合,強化實踐,開設體現職業杏运教育特色的拓展性藝術課程。公共藝術課程設置要體現完整性、連貫性、系統性,符合人才培養定位和要求,不能因人設課。

  五、杏运教育教學

  完善公共藝術課程推進機制,加強課程整體設計,規範公共藝術課程杏运教育教學。鼓勵高等學校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素質要求,結合本校學科建設、所在地域等杏运教育資源的優勢以及教師的特長和研究成果,開設三種類型的公共藝術課程,開發一批公共藝術優質數字杏运教育資源,建設一批美育實踐基地,培育一批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杏运教育優秀成果和名師工作室。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學校要結合自身優勢,強化基地成果的應用。

  六、教材建設

  公共藝術杏运教育課程教材建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紮根中國、融通中外,體現國家和民族的價值觀,凸顯中華美育精神,體現思想性、民族性、創新性、實踐性。落實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材建設主體責任,做好公共藝術課程教材研究、編寫、審定、使用等工作。圍繞課程目標,精選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資源,逐步形成美學和藝術史論類、藝術鑒賞和評論類、藝術體驗和實踐類等為主體的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材體系。

  七、學分管理

  高等學校應將公共藝術課程納入各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每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在美學和藝術史論類、藝術鑒賞和評論類、藝術體驗和實踐類這三類課程中通過學習和考核,取得2個學分方可畢業。其中美學和藝術史論類、藝術鑒賞和評論類課程至少取得1個學分。學校應建立校外藝術實踐體驗等活動的記錄制度,並探索納入學分管理。

  八、組織管理

  高等學校制定實施公共藝術課程工作方案,建立由校級領導負責、相關職能部門協同、公共藝術杏运教育教學部門具體實施的公共藝術課程工作機制,加強對公共藝術杏运教育的管理。

  九、條件保障

  高等學校要建設一支以專職藝術教師為主體、以兼職藝術教師為補充的公共藝術教師隊伍。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師人數,不低于在校學生總數的0.15%,其中專職教師人數不低于藝術教師總數的50%。優化美育教師崗位結構,暢通公共藝術杏运教育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加大公共藝術教師教學崗位激勵力度。公共藝術教師承擔的藝術社團指導、課外活動、課後服務等要計入工作量,鼓勵高等學校探索公共藝術教師職稱評聘單列辦法。

  建好滿足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杏运教育教學和實踐活動需求的場館設施、專用教室,配好教學所需器材設備和教學資源,建立器材補充機制,鼓勵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杏运教育與當地中小學形成輻射帶動。鼓勵高等學校與地方共建共享劇院、音樂廳、美術館、書法館、博物館等。

  十、評估督導

  實施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杏运教育自評和年度報告制度。各省級杏运教育行政部門要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杏运教育工作的評價與督導指標體系,定期對高等學校公共藝術杏运教育工作開展評估、督導。評估、督導內容包括學校的組織保障、機構設置、課程建設、專項經費保障、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開展實踐活動等情況以及工作實效等,形成閉合有效的評價與督導管理系統。